原本只想辦一個夏令營,卻意外成為天天開課的私塾。張曼娟在2005年因緣際會設立了「張曼娟小學堂」,她把3年來的體驗集結成這本《噹!我們同在一起》。單身的張曼娟,不只教孩子讀經、讀詩、寫作文,卻更以母親的心情,看待小學堂孩子們生命的成長與改變。

書裡分成好幾篇的散文,字句間流露出面對教育、孩子、家長的觀察與反思,透過張曼娟獨特活潑的文筆,讓讀者活生生看見孩子在小學堂的特別日子。

下面擷取書中〈比獎品更厲害〉的一小段,做一些感想的延伸。

 

為了提昇小朋友的學習興趣,老師們曾準備了可愛的小禮物,送給舉手回答的人。我們很快就發現,這樣的獎勵成了無底洞,對於禮物,他們越要越多,鼓勵的性質漸漸消失了。有一次,小朋友舉手發言:「老師,這一題這麼難,如果我答出來了,你是不是要把操場送給我阿?」

這句話讓我們都吃了驚。

「不管老師準備了什麼樣的禮物給同學,都是會吃掉的,要不然就是用掉了,再不然就是壞掉了。可是,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比禮物更重要的東西,那是什麼呢?那就是知識。小朋友問了一個問題,讓全班同學都可以學到知識,知識比獎品更厲害,因為它會讓你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。而且,擁有它就不會失去它!」

那一天之後,老師們把禮物收起來了,課堂上的氣氛依然熱烈,我們用掌聲與鼓勵代替了禮物。
(出自《噹!我們同在一起》張曼娟)


王平

其實獎品,對於鼓勵孩子確實能收到立即的效果,但卻也如同一把雙面刃,孩子的心是敏感、脆弱的,操作不好一不小心也十分容易傷到孩子的和氣。

我曾經到阿里山原住民部落服務一段時間,期間某個主題日活動,活動最末由關主選出各關卡的「MVP」,並贈與獎品,當各關MVP陸續揭曉,現場充斥獲選者的歡呼聲、落選者的失望聲。某家的三兄弟是熱門人選,老大、老二依序獲選也拿到禮物,還沒上幼稚園的老三,眼看兩個哥哥都有,自己也期待著可以摘下殊榮,雙手舉的天高,稚嫩的童音不斷喊著自己的名字。

可惜的是,最後老三並沒有獲得青睞,弟弟眼看哥哥們沉醉在禮物的興奮之中,自己卻沒有獲得「獎品」,因此大使性子,獨自坐在角落哭得唏哩嘩啦,無論志工們如何解釋、安慰都不行,甚至兩位哥哥「無奈的」要把自己的禮物轉送給弟弟,也沒有辦法讓老三釋懷,在他眼中,這些沒有把獎項頒給他的志工們、以及搶走他禮物機會的哥哥都是大壞蛋。

其實可以說小弟弟是幼稚鬼,不遵從遊戲規則才沒有得獎,或是得不得到禮物沒有那麼重要,但這都是大人們的片面之詞。大部分「民智未開」的孩子眼中只看到獎品,慾望一旦引燃,才不管你的什麼狗屁遊戲規則,即使用搶的、用使性子的,就是要得到獎品才肯罷休。

里佳2006

這樣的經驗演變成使用物質性獎勵-獎品,操作上便須十分細膩的手腕,引導上也要經過特別精細的設計,不然十分容易淪為「為了獎品而獎品」的困境。

因此在後來的日子,志工轉而給予孩子非物質的獎勵-掌聲。以口頭陳述具體的值得獎勵的行為或表現,在公開場合表揚孩子,帶動孩子產生自信,認知自己的「努力、用心的態度」是一個好的行為,在往後的活動、生活中,孩子也會更加用心的投入。

可以省下買獎品的成本,達到正向加強、鼓勵孩子的原意,更能養成孩子有正確的、面對挑戰的態度,這比獎品更厲害的東西,何樂而不為呢!

 

 

 

*延伸閱讀:

2008.10《親子天下》專訪張曼娟〈張曼娟成為人氣師名師的秘密〉

 

2008.12《讀者文摘》專欄

〈讚揚子女的正確方法〉

當孩子們考試取得好成績,父母當然會想表揚他們,但假使父母過於注重成績,那麼孩子可能會得到錯誤的訊息。為什麼?
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•德維克做了一項實驗,研究孩子因努力受到表揚時,會發生什麼情況,以及因才智而受到表揚時,又會發生什麼情況。

德維克讓一組十歲的孩子做一系列智力測驗,這些題目簡單得足以讓所有的孩子都做的很好。接著,他們被告知:「你們做的好,是因為你們很聰明。」或「你們做的好,是因為你們很用心。」

在隨後的測試中,被表揚「很用心」的孩子選擇去做一套更難的題目。他們面對著一項超過他們本身年級兩級的任務時,他們努力去做,並很享受這份挑戰,儘管結果沒有獲得成功。之後再接受難度等同於第一次的另一次測驗時,他們的成績提高了25%

至於那些被讚許為「聰明的」孩子呢?他們拒絕嘗試做更難的題目,而選擇去做一些保證能取得好成績的題目。當他們接受高難度的測試時,變得氣餒和心煩意亂。在重新接受最初的測試時,分數下降了20%

德維克的結論是:「當我們因為孩子的才智而讚揚他們時,是在告訴他們:『要顯得聰明一點,不要冒任何犯錯的風險。』」而強調他們所付出的努力,則能給予孩子們一個他們可以控制的變數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徐老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