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週末,跑去台北看「皮克斯動畫20年(網站)」。同行的是一直以來神龍見首不見尾(?)的A君,以及老朋友大中。
晚上直接借宿大中家,兩個人看電影、電視看到快凌晨兩點,只為了看爆笑的最大黨重播。
其實要自首,到展場看簡介前,我一直沒有對皮克斯這三個字有任何特別的感覺,只以為是某種動畫的特展,但當看到那盞淘氣的小燈時,我猛然從周間的渾噩與茫然中驚醒,進入展場,腦海中不斷尋找從前看皮克斯動畫的場景,每個動畫與自己的成長過程結合。
皮克斯動畫20年展從2005年底美國紐約開始,其實已經巡迴世界許多國家,如:倫敦、芬蘭、澳洲、蘇格蘭、墨西哥,鄰近的日本、韓國等,而台灣則是亞洲最後一站。附帶一提韓國的展覽海報挺有質感的說。
「皮克斯動畫20年」是我近期看了覺得最舒服的一個展覽,大概是因為開館沒多久就進去,人潮還不算多(看過米勒就知道人潮多到滿出來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),動線流暢,超過600件的作品,如:故事版、繪畫手稿、數位繪圖、3D人物雕塑、短片等等,200元的門票(全票),在裡頭待了一個多小時,算是蠻值回票價。
不過,說真的,還真是需要有看過動畫電影,再去看展覽時比較會有感覺-哇!原來是這樣阿!,不然有些東西不知道劇情,真的會跟展覽品連結不上。
帶大家來回顧一下各部皮克斯動畫吧。
1995年PIXAR第一部動畫-玩具總動員(Toy Story)。
1995年我小學3年級,依稀彷彿好像是在校外教學的遊覽車上看的,那次斷斷續續沒看完整。
1998年第二部-蟲蟲危機(A Bug's Life)。
1998年我小學6年級,沒記錯的話,那是一個午後,我媽帶著我跟我弟去電影院看的,那天我老爸為什麼缺席我完完全全想不起來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進電影院。
1999年第三部-玩具總動員2(Toy Story 2)。
1999年我國中,老實講我真的不確定我到底有沒有看過這部續集,大概是國中長個子不長腦子,記憶力比較差的緣故吧。
2001年第四部-怪獸電力公司(Monsters Inc)。
2001年我高中,那時候沒有看,一直到現在,其實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看,但就不知怎麼的,每一次機會我都錯過了。
2003年第五部-海底總動員(Finding Nemo)。
不是上映時候看的,隔年上大學時獨自一人看著NEMO的冒險DVD。
2004年第六部-超人特攻隊(The Incredibles)。
2004年大學時光,總有看不完的mpg電影日夜消磨時間......
2006年第七部-汽車總動員(Cars)。
2006年暑假,我在阿里山山上服務,晚上涼亭的星空電影,Cars長達3小時,山上小朋友完全耐不住性子,到最後只剩大人在看。
2007年第八部-料理鼠王(Ratatouille)。
2007年,這是大學時光唯一沒有注意到的皮克斯動畫。
2008年環保風起雲湧,第九部-瓦力(Well.E)。
2009年暑假工作之故,有機會看這部對白非常少,但卻深刻刻劃地球環境保護議題的動畫。
2009年皮克斯最新之作-天外奇蹟(Up)。
2009年,同樣因工作之故,與一群孩子一起觀賞,以氣球御屋飛上天的奇妙故事。
不過要吐槽的是,紀念品也太囧了,我想要買紀念馬克杯,結果開了超過20個包裝盒驗貨,不是有污漬、就是杯底有瑕疵,討到會後好不容易挑到一個還OK的。
我說主辦單位阿......一個好的展覽,紀念品也很重要捏~連馬克杯都做不好,也太尷尬了吧。
我第一次穿出租趴趴走~
展覽資訊
皮克斯動畫20年
地點:臺北市立美術館
日期:2009/8/7-2009/11/1
時間:週一至週日 9:30-17:30(週六延長至20:30)